
发布日期:2024-07-22 00:13 点击次数:94
专注研究古人智慧,总结提炼智谋精髓,古今结合,详细揭秘人性本质,以及人情世故,少走十年弯路。
【参考书籍】《资治通鉴》周纪一 (公元前387)
【事由】过了许多日子,魏国国相公叔娶公主为妻,权势渐大,嫌吴起碍手碍脚。他的仆人献计说:吴起容易去掉,他这个人心直口快,而且自高自大。您可以先对国君说:吴起是个杰出人才,但我们的国家小,我担心他到底没有长留的心思,国君您何不试着把女儿嫁给他,如果吴起没有久留之心,一定会辞谢的。
主人您再与吴起一起回来,让公主羞辱您,吴起看到公主如此轻视您,一定会辞谢国君女儿的婚事,这样您的计谋就实现了,公叔照此去做,吴起果然辞谢了与公主的婚事,魏武侯从此疑忌他,不敢信任,吴起害怕杀身之祸,于是投奔了楚国。
【解析】
1、上手段公元前403年,吴起在鲁国任大将之职,后来鲁国猜疑吴起,吴起也害怕鲁国治他的罪,于是逃奔魏国,魏文候欣赏吴起的军事才能,重用吴起,任其为大将。
公元前387年,魏国国相公叔嫌吴起碍事,为进一步把控政权,于是给吴起上手段,建议国君(魏武侯)把女儿嫁给吴起,吴起如果没有久留之心,一定会推辞,那么公叔为何建议魏武侯把女儿嫁给吴起?有何利益算计?职场智谋分析如下。
2、监视作用普通人的婚姻讲爱情,高层的婚姻讲政治,古代国君把女儿嫁给臣子,既是拉拢臣子,又是监控臣子,把女儿嫁给立功的臣子,就是欣赏认可臣子,臣子娶公主为妻,自然感恩戴德。
同时,也是监控臣子,父亲当国君,女儿必然站队父亲,维护父亲的利益,就是维护自己的利益,国君的女儿就相当于千里眼、顺风耳,监视臣子的一举一动,臣子如果心里有鬼,自然不敢娶公主为妻。
3、测试忠诚公叔建议魏武候把公主嫁给吴起,理由是测试吴起的忠诚度,表面是是为魏武候着想,其实是给吴起挖坑,魏武候也不知道公叔给吴起挖坑,所以也就同意测试。
公叔虽然提出把公主嫁给吴起,但是可不希望吴起娶公主,如果吴起真的娶公主,公叔的计谋就落空了,吴起一旦成为魏武候的女婿,想扳倒他就更难了,所以要阻止吴起娶公主。
4、信息差公叔已经娶了公主为妻,公叔是魏武候的女婿,公叔故意与吴起一起回来,然后让公主羞辱他,吴起看到公主如此轻视公叔,自然会联想到,如果自己也娶公主为妻,也会遭受这样的羞辱,心里很是抗拒,也就拒绝娶公主的婚事,这就是公叔想要的效果。
吴起不知道娶公主的内幕,以为这就是普通的婚事,所以拒绝了婚事,魏武候见吴起拒绝婚事,认为吴起不忠诚,从此疑忌他,不敢信任,吴起害怕杀身之祸,于是投奔楚国。公叔利用信息差,成功扳倒吴起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